时尚资讯
 
中华传统礼仪服饰与古代色彩观论坛文集(九)
来源: | 作者:田国伟 | 发布时间: 2022-11-10 | 273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一届中国国际华服设计大赛在各级领导、各位专家、老师和朋友们的关心下,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中国的华服文化、华服产业、中国文化走向海外做了一定的贡献。大赛期间,定义了“华服”,发布了华服流行趋势,举办了以“中华传统礼仪服饰与古代色彩观“为主题的论坛。从8月2日起开始将陆续刊登其中学术专家的文章,敬请朋友们关注。(按顺序刊登)

图片
图片



浅谈《论语》

以礼服人”的儒家服饰礼仪观


杰 王金梅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在中国传承几千年,塑造了具有独特儒家文化的中国生活观,直到今天仍有广泛影响力。“以礼服人”的儒家服饰礼仪观,是人们日常着装同儒家礼教文化的生动结合,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思想。通过《论语》窥看中国传统服饰,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儒家“以礼服人”的服饰礼仪观,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服饰审美体系。






中国自古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佳誉,《论语》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其“以礼服人”儒家服饰礼仪观,使服装外化为一种符号。服装除了具有“遮体御寒”的实用功能外,还起到“别等级、明贵贱”的道德约束作用历代服饰文化都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儒家服饰从根本上来说,是日常着装同儒家礼教文化的生动结合,形成以礼服人”的儒家服饰礼仪观,承载着深厚的儒家思想


儒家服饰“以礼服人”的时代背景

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为中国思想史的“轴心时代”,这一时代出现了重要思想突破和文化跃进。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渐趋衰微,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各自为政,拉开了分割天下的历史序幕,社会因此陷于礼崩乐坏的局面。社会思潮风云凸起百家争鸣,各方势力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在社会动荡不堪、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下,僭越礼制的行为时常发生。
孔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异军突起,成为在今天仍有广泛影响的主流思想体系。儒家的入世哲学不仅注重自身内在的道德修养、知识储备、文化底蕴,同时也重视外在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服饰礼仪因此这一时期服饰审美文化也得到了急速发展。孔子曰:“见人不可仪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因此注重自己的服饰外貌,是对他人尊敬的一种社交礼仪,而这种服饰礼仪制度正是孔子“礼”思想的外在表现。孔子在春秋礼崩乐坏时期力图维护周朝的礼仪冠服制度,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孔子认为人只有坚守“克己复礼”的修养才能达到儒家思想中“仁”的至高境界《论语》中提到的服饰礼仪非常精细大到形制小到绲边,所涉及的内容一一对应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通过伦理化服饰礼仪潜移默化影响人的道德规范,将“礼”的思想深入人心。
孔子将伦理化的服饰审美与个人道德修养紧密相连同时使得深奥枯燥的儒家哲学思想变得具体生动充满人情味和亲切感。通过《论语》窥看中国传统服饰,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儒家以礼服人”的服饰礼仪观,也能够更好的理解我国传统服饰审美体系。

儒家服饰礼仪的文化内涵

(一)道法自然的宇宙观
中国古代信奉道法自然的朴素哲学观,日常行为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法则约束,人作为宇宙的一个微小分子,其行为规范都要遵循这些法则,服饰礼仪当然也严格遵守这些宇宙秩序观。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素哲学观,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地、人三者各居其位和谐统一的境界,是古人追求的心灵体验与宇宙融合的最高审美境界。体现在服装上可以看出,儒家传统服饰在整体造型上弱化人体,强调人处于天地之间,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宇宙空间感。服饰作为遮盖人体的工具,也成为了用来表达敬天、顺天、法天和同天的心理诉求。
“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区诸”传统服饰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起源于对天地的崇拜,其中,衣取自“”,象征天、尊、男; 裳取自“坤”,象征地、卑、女。1]古代服饰用色和形制上遵从阴阳五行观念,传统冕服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周公制定的玄衣纁裳的冕冠服饰规范,上玄下纁的颜色依据天玄地纁而定,象征着未明之天及黄昏之地。随季节而变的“四时服”,如“天子春衣青衣,夏衣朱衣,秋衣白衣,冬衣元衣”2],也可以看出古人日常着装,追求与自然四季的协调统一,日常活动顺应自然规律,以求达到“天人合一” 的至高境界。起源于图腾崇拜的十二章纹样,每一个纹样都寓意着不同的人格,这些图案是人与天地神灵对话的手段,同时表达人渴望得到天地祖先庇佑的心理,进而成为达到天、人和谐的工具。
道法自然的宇宙观体现在服饰上,将外在、自然、无生命的服饰人性化,不仅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更赋予服饰和色彩人类特有的情感、道德、理想,具有内在情感与外在物品相呼应的属性。同时,服饰也起到了潜移默化中启迪人类道德的社会属性,包含了社会伦理道德属性。
此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天地人伦的秩序观的表达,是儒家所谓“差序格局”基本精神的表达,这种精神体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是礼的观念与仪式的规范性。
文质彬彬的君子观
《论语·雍也》中记载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文”指代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是表现在服装色彩、纹饰、形制上的外在美;“质”指代一个人的内在伦理品德,是道德品行、资质、处事所凝聚的资质美。孔子认为,一个人的着装朴实大过文采,会流于粗野;反之,一个人的文采胜过朴实,又难免虚伪浮夸。
试想,一个满腹经纶的圣贤之人,穿着上邋遢拖沓,即使他仪态合乎礼仪,也会被嘲笑是个乡野粗人,其言谈举指会被认为是没有信服力的可笑之举;而一个人穿着上即使合乎礼仪,而内心缺乏仁爱的品质,也只是像偷穿人类衣服的猴子。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有内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仁爱之心、渊博学识,同时外在服饰上合乎礼仪、形制规整、用色讲究,做到外在形式美和内在修养美的和谐统一,才是“文质彬彬”的翩翩君子。
孔子所提出的“文质彬彬”的君子观,是对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的抨击和反抗,通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儒家审美追求,旨在重构春秋战国破碎的礼乐文化。通过服饰的尊卑等级制度,外化儒家礼仪规范,使服饰审美与儒家礼教紧密相连。真正的君子,必定会选择与其身份相合的服饰而合于礼仪规范的服饰,又反过来促进道德的完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儒家“礼”“仁”的哲学思想和中庸理念在服饰上的生动体现,将“文”“质”和谐统一的服饰审美观,与儒家礼教观念紧密结合。


《论语》中儒家服饰礼仪的剖析

孔子生活在春秋礼崩乐坏的社会背景下,一生经历丰富波折、知识底蕴渊博,在此背景下孔子提出的“礼”和“仁”的哲学理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服装是人类的特殊工具,孔子所提倡的服饰礼仪文化与社会制度及行为规范相关联,在款式、纹样、色彩、配饰等方面,都能体现孔子的意识形态和哲学价值观。儒家服饰礼仪要因情境而定,时刻体现儒家礼教文化。通过对服装风格和细节的研究来剖析儒家礼教文化影响下的服饰礼仪有其必要性。
首先,从服饰色彩来说,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有两个截然不同、尊卑有别的色彩体系:正色和间色。正色有赤、青、白、黑、黄,是正统高贵的色彩,多用于贵族阶级、礼服和祭服。其余颜色皆为间色,而且复色越多等级越低,间色只能用来做便服、衬里,或妇女、平民使用。色彩本是客观存在,但正色和间色却有着尊卑、贵贱、正邪、男女的象征意义,如“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不入公门” 2]以及“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羔裘玄冠不以吊” 3]等。
中国传统的服装色彩体系之所以有正色和间色之别,是因为受到了中国古典哲学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五种物质相克相生,其中又以“土”为中央,土是一切元素的根本,因此黄色被视为最尊贵的颜色。天子着“玄冠黄裳”,应和“天玄而地黄”体现统治阶级天授君权的尊贵和权威。此外,传统服饰色彩体系还受到宇宙、自然、政治、伦理等多种因素影响。最终,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五色被统治者赋予尊贵权威的象征意义,用正色和间色的色彩体系规范服饰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色彩礼制规范,最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服饰色彩文化体系。
其次,从服饰形制分析,儒服深衣是古代中国最具代表性服饰形制,是以儒家思想为精髓的传统华夏文化。先秦时期儒服款式特征为:高冠、宽博大袖、方领、上下分裁、腰部连属、方履的袍式长衣。儒服领、袖、襟、裾皆以皂缘,配色用间色,以示尊卑。
儒服深衣作为儒家思想的典型服装款式,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如“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2]深衣的整体款式诠释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儒家思想,外在形象端正大气、朴素典雅、谦和恭敬,最能体现包容含蓄的东方美。深衣是儒家精神文明的载体,其形制和色彩与天地崇拜联系在一起,它的形成与世俗权威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再次来谈谈服饰纹样《尚书·益稷篇》:“帝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皇帝时便有了十二章纹样的雏形,经过历代发展成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纹样,影响深远。
十二章纹样,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它们各有指代。日、月、星辰,“取其”;山,“取其人所仰”;龙,“取其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即取其五彩的外貌;宗彝,取其忠孝;虎,“取其严猛”,猿,取其“智”;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 黼,取其“割断”,即做事果断之意;黻,取其“背恶向善”。4]
传统儒家思想,将客观的动植物、自然物和器物,赋予儒家伦理的精神,服饰纹样由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衍变为一种具有礼的规范及人的主观意识的文化符 号,体现了儒家一贯主张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最后,来看看首饰和配饰。在中国传统礼教思想中,首饰除了具有装饰美之
外,其材质也是决定等级的重要标准,“金、玉”较为贵重,广受贵族阶级的喜爱,“骨、角、蚌、铜”次之,因而首饰和配饰带有礼教表征意义和社会等级地位的象征作用。
面对光彩夺目的配饰,中国人独爱玉制品。儒家将“君子比德于玉”,认为“玉有十一德”,即“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道、德”,赋予玉文化更深层次的义,用来形容人的美德。《礼记·玉藻》中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2]
在中国古代玉与绶的搭配上,有着严格的规定,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在玉和绶的搭配上有不同的规格。如:“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士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纹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2]中国人对玉的喜爱,组成了独特的玉文化与伦理,对人类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留存下来许多精美的玉首饰和配饰。


结论


综上所述,《论语》体现了孔子“礼”“仁”的哲学主张,孔子首先在思想上承认守“礼”的必要性,其次通过服饰色彩、形制、纹样、配饰贯彻“礼”的日常化。儒家传统服饰以 “礼”作为美和艺术的最高审美理想,在孔子眼中美从来不是宽泛无边的而是受到礼的约束,先承认“礼”的必要性,然后注重对“仁”的探讨,“礼仁为美”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最高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社会注重封建礼教的伦理纲常通过穿着配饰体现君子、妇人及忠孝等人的服饰着装必须符合礼仪的道德规范强调了服饰的社会功能使儒家学说更加亲切和具体儒家以礼服人”的服饰礼仪观是孔子提倡的“礼”的哲学思想的延伸和发展,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强调“礼”的存在建立了中国传统服饰审美体系的理论框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服饰文化内涵。
当下,对待传统儒家礼教文化要符合时代性,在崇尚古礼的同时,应随着时代物质条件的进步,将儒家以礼服人礼教文化与现代服饰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体现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儒服“文质彬彬”的新时代君子。


图片


参考文献:
1]亓延迟瑞芹M].济南:济南大学学报2013.
2]礼记[M].张树国,注.青岛: 青岛出版社,2009.
3]杨伯峻,杨逢彬.论语译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9.
4]吕友仁.周礼译注[M].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图片